宇梦广告
恒洁卫浴
奥普浴霸集成吊顶
立邦
科大集成灶
盼盼硅藻泥
龙髯壁纸
三棵树腻子
金贝壳
培恩集成灶
荣事达吊顶
壹家国际美缝
雨虹防水
德高防水
索邦管
伟星水管
皮尔萨水管
皇派推拉门
梦天木门
华艺卫浴
东鹏洁具
好太太衣架
飞鹤木业
安吉尔净水机
格力空调
海尔专卖店
美科灯具
兔宝宝板材
大亚板材
好莱客衣柜
安信地板
久盛地板
安联地板
东鹏瓷砖
马可波罗瓷砖
金意陶瓷砖
唯美瓷砖
玛缇瓷砖
宏宇瓷砖
江苏大登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大风乐器有限公司
秒购网
山东贝州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祥宇防尘灌溉有限公司
江苏楚汉雄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江苏超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尚科博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名淘沛县分公司
徐州颐高万创基地
徐州泰丰泵业有限公司
徐州三科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中排泵业有限公司
江苏德源制泵有限公司
江苏科翔制泵有限公司
江苏慧博灌排设备有限公司
龙工场•淮海跨境电商产业园
徐州诺祺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徐州卓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沛公酒业有限公司
华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山东冠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电子商务协会邮政分会
中国邮政集团江苏省沛县分公司
江苏富华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徐州艾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李家烧鸡
徐州鑫美工艺品有限公司
徐州兴隆工具有限公司
上海游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香道食品有限公司
杭州投客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通快递
韵达
圆通快递
天天快递
申通快递
全峰快递
邮政快递
汇通快递
国通快递
国商易购龙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买到家网络购物商城
沛县外派劳务
徐州汉戌堂食品有限公司
江苏买啥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厦门堃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大农合电子商务合作社
京东沛县服务中心
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企业商城
聚世惠集团
徐州龙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徐州维尤纳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徐州联艺玻璃工艺有限公司
沛县鑫源牛蒡食品有限公司
徐州庆恒工贸有限公司
徐州优递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徐州联艺玻璃工艺品有限公司
徐州一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徐州和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徐州恒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沛县大农合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
龙城网络
徐州环城网络科技
沛县便民网
徐州凌云硅业有限公司
江苏新格灌排设备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苏放心消费创建办〔2018〕3号
2018年全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省政府深化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以深入实施和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四大工程”为着力点,进一步营造氛围、健全机制、用好载体、完善举措,聚力推动全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更加扎实有效的开展。
一、坚持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推进力度
(一)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深化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会议提出的全省“十三五”放心消费创建目标、重点工作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意见》(苏政府办〔2017〕77号)任务部署,加强各地各部门对贯彻落实工作的推进力度。进一步细化推进举措,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分解方案,增强创建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二)研究制订贯彻国家工商总局等27部门创建工作指导意见落实方案。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等2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指导意见》(工商消字〔2017〕252号),结合我省实际,积极会同各地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省落实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贯彻实施。
(三)着力抓好放心消费创建《测评体系》修订完善和贯彻实施。依据《测评体系》修订草案,进一步做好意见征求和内容充实工作,经省政府批准后颁布实施。同时,启动《测评体系》实施细则修订工作,细化完善配套措施,适时组织开展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县(市、区)创建考核评价试点工作。
(四)组织开展消费环境和消费发展指数测评与综合评价工作。继续推动实施第二次全省区域消费环境指数测评工作,修订完善指数测评指标体系,健全公开发布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我省消费发展指数综合评价工作,积极研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适时发布全省年度消费发展指数,推动消费发展和“放心消费在江苏”品牌建设。
(五)坚持探索创新努力推动放心消费创建高标准与高质量发展。认真总结全省放心消费创建十年之路有益经验,在继续巩固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群众参与、社会监督创建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载体创新,保持江苏创建工作在全国推广后的先发优势,持续打造具有我省特色的“创建品牌”和创新成果。
二、加强创建工作宣传引导,努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良好氛围
(六)加大放心消费公益宣传力度。围绕“诚信江苏?放心消费”等宣传主题,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和广告传媒等作用,积极广泛地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公益性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参与度,并将放心消费创建宣传纳入诚信文化、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范畴,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七)不断丰富创新宣传教育载体。通过在主要新闻媒体开辟放心消费创建宣传专题、专栏,继续深化放心消费教育基地、消费大讲堂、放心消费创建联络站等阵地建设,努力办好用好“放心消费创建江苏网”、微信公众号和各市放心消费创建门户网站,持续推进放心消费“五进”宣传等活动,不断丰富拓展创建工作宣传教育传播载体与形式,进一步增强宣传效益和社会关注度。
(八)广泛听取民意提升创建影响。建立完善放心消费创建社会评价机制,依托第三方(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实施第三次全省放心消费创建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并适时发布民意调查结果。组织开展第二届全省放心消费创建百件惠民实事征集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社会影响力和民意基础。
三、突出重点领域创建工程,推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九)持续推进网络消费放心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电子商务领域放心消费创建推进机制和评价考核办法,着力抓好省级电子商务示范网络平台和示范网店创建与培育工作。强化对省内跨境电商与平台监管,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率均达到100%。继续加大快递行业放心消费创建推进力度,促进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努力培育和新增一批省级先进示范快递企业。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积极培育和创建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与示范镇村。
(十)着力推进服务消费放心工程。继续深化“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和“放心消费、满意服务”电信示范营业厅创建工作,完善游客和用户满意度调查与信用信息公示等制度,促进旅游市场监管和电信服务质量不断巩固提升。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放心消费创建,突出抓好金融消费、保险理赔等服务行为的规范管理。积极推动教育、文化、医疗、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对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激励和调动企业和经营者参创积极性,进一步拓展空间,扩大创建覆盖面,推动我省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继续推进品牌消费放心工程。围绕“品质消费、美好生活”消费年主题,以创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品牌消费示范集聚区为载体,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品牌消费与服务大型商贸集聚区、商品交易市场、特色街区诚信经营,推动服务承诺、先进赔付、无理由退换货和“正版正货”等制度与责任落实,力争再培育和创建30家左右省级品牌消费与服务示范集聚区,2个左右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20家以上省级放心消费创建先进示范企业(单位)。扎实开展诚信示范街区创建活动,认真做好首届江苏省诚信示范街区推送和考核认定工作。
(十二)努力推进民生消费放心工程。坚持共建共享、为民惠民创建工作基本导向,深入实施食品、药品、保健品、餐饮、粮油、食盐等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强化省级食品安全、放心粮油供应网络示范县(市、区)和食品安全示范店、放心药品示范店、餐饮质量安全示范店和示范街区、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等考核认定工作。继续扎实开展汽车维修、住宅装饰装修、保险、价格、农资等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培育一批百姓信得过的先进示范企业和价格诚信单位、诚信街区。
(十三)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覆盖面。围绕“789”创建目标,以各设区市为单位,对企业、行业、区域(乡镇、街道)参创率,自下而上的组织开展普查工作,切实摸清创建底数,力争使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密切相关的企业参创率不低于65%、行业参创率达到75%、区域参创率达到92%以上。通过开展普查和进一步动员发动,全面提升我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覆盖面。
四、强化市场监管执法,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改善消费环境
(十四)加大重点领域市场整治。按照“源头治理,打防结合”的要求,针对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突出问题,不断加大对相关重点领域和重点市场专项整治与不法行为打击查处力度。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和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深化商标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双打”行动。加大农资打假以及价格、计量、合同欺诈和烟草、食盐、进出品商品打私打假力度,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
(十五)进一步增强监管执法合力。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与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企业全年信用审查数量超过4.5万家次。加强市场监管与执法资源整合,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积极开展联动执法,推动建立跨行业、跨区域联办协办、大要案件挂牌督办、重大案件备案报告等内部联动协作机制,提升案件查办效能。
(十六)加强质量监测和风险防控。建立完善产品和商品质量监测、抽查检验和依法公开发布机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全年抽查企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0%以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线上线下一体,着力抓好流通领域重点商品特别是家用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儿童用品、汽车配件以及残疾人辅助器具等六大类商品质量抽检,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抽检结果。突出民生保障,进一步扩大食品、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与抽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四、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效能
(十七)努力创新消费维权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消费投诉公示试点工作,强化社会监督与社会共治。建立完善消费纠纷调处与社会大调解工作对接机制,全面推动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双向化。综合运用调解、仲裁等有效手段,努力化解社会反映强烈的维权问题。深化消费维权司法援助和区域协作联动机制建设,加快推进和构建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十八)积极推进消费维权协同共治。强化经营者是消费维权第一责任人意识,督促指导主动履行首问负责等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发挥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消费维权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充分运用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平台,建立完善消费维权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进一步畅通消费争议诉求和解决渠道。组织开展全省消费维权和消费满意度调查活动,提升消费维权和消费环境治理针对性、有效性。
(十九)强化消费维权组织与效能建设。切实加强对基层消费维权组织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等建设,进一步扩大消费维权站点和“一会两站”组织网络覆盖面。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一线队伍对消费纠纷调处和矛盾化解能力。认真抓好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和公益律师团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公益诉讼和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及时研究出台《支持诉讼工作操作规范》。
六、加强创建工作组织和业务建设,进一步夯实放心消费创建基础
(二十)健全放心消费创建组织机构。针对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变化,及时做好各级放心消费创建办公室及组成部门相关领导和成员的调整完善工作,切实加强对市、县特别是基层创建工作力量的充实配备,保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工作架构和队伍的健全稳定。
(二十一)加强创建工作大数据建设与运用。进一步完善全省放心消费创建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各级创建机构和各有关部门、成员单位创建工作数据归集和分析运用,努力实现数据互联互享,提升对创建工作辅助决策和分析运用的科学化水平。
(二十二)加强创建工作理论研究和知识培训。围绕“十三五”全省放心消费创建任务和创建工作发展形势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理论研究和调研、培训,着力增强各级创建干部的宏观思维、组织谋划、工作协调和创新等能力,进一步提升创建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注重抓好先进示范企业培育单位的知识培训,指导和规范企业创建工作,提高创建质量。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