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梦广告
恒洁卫浴
奥普浴霸集成吊顶
立邦
科大集成灶
盼盼硅藻泥
龙髯壁纸
三棵树腻子
金贝壳
培恩集成灶
荣事达吊顶
壹家国际美缝
雨虹防水
德高防水
索邦管
伟星水管
皮尔萨水管
皇派推拉门
梦天木门
华艺卫浴
东鹏洁具
好太太衣架
飞鹤木业
安吉尔净水机
格力空调
海尔专卖店
美科灯具
兔宝宝板材
大亚板材
好莱客衣柜
安信地板
久盛地板
安联地板
东鹏瓷砖
马可波罗瓷砖
金意陶瓷砖
唯美瓷砖
玛缇瓷砖
宏宇瓷砖
江苏大登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大风乐器有限公司
秒购网
山东贝州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祥宇防尘灌溉有限公司
江苏楚汉雄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江苏超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尚科博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名淘沛县分公司
徐州颐高万创基地
徐州泰丰泵业有限公司
徐州三科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中排泵业有限公司
江苏德源制泵有限公司
江苏科翔制泵有限公司
江苏慧博灌排设备有限公司
龙工场•淮海跨境电商产业园
徐州诺祺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徐州卓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沛公酒业有限公司
华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山东冠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电子商务协会邮政分会
中国邮政集团江苏省沛县分公司
江苏富华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徐州艾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李家烧鸡
徐州鑫美工艺品有限公司
徐州兴隆工具有限公司
上海游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香道食品有限公司
杭州投客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通快递
韵达
圆通快递
天天快递
申通快递
全峰快递
邮政快递
汇通快递
国通快递
国商易购龙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买到家网络购物商城
沛县外派劳务
徐州汉戌堂食品有限公司
江苏买啥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厦门堃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大农合电子商务合作社
京东沛县服务中心
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企业商城
聚世惠集团
徐州龙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徐州维尤纳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徐州联艺玻璃工艺有限公司
沛县鑫源牛蒡食品有限公司
徐州庆恒工贸有限公司
徐州优递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徐州联艺玻璃工艺品有限公司
徐州一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徐州和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徐州恒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沛县大农合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
龙城网络
徐州环城网络科技
沛县便民网
徐州凌云硅业有限公司
江苏新格灌排设备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扎实推进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工作,全力保障粮食稳定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我厅组织制定了《2019年全省植保植检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落实,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农药减量保安全。
附件:2019年全省植保植检工作要点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19年3月24日
附件:
2019年全省植保植检工作要点
2019年,全省植保植检工作要紧紧围绕粮食稳定生产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深入贯彻绿色植保理念,突出重点地区、主要作物和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力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和农药减量保质量、保生态的有机统一,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植保植检工作主要任务是:建成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200个,每县(市、区)新增1个省级“五有五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全省统防统治覆盖率59%,绿色防控产品使用占比79%以上,有效控制赤霉病、稻瘟病、两迁“害虫”、细菌性条斑病等重大病虫疫情危害。
一、进一步强化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强化四个监测体系建设。依托现有病虫监测体系和人员队伍,加强产学研企协作,发挥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病虫抗药性监测、农药使用强度监测和农药有效性监测等四个体系。优化调整12个国家级病虫疫情综合监测站、36个省级病虫重点测报站和220个省级植物疫情监测点监测预警布局;健全5个农药有效性监测基地,强化与5个抗药性监测单位的协作,推动农药使用强度调查县级和主要作物全覆盖,为准确掌握病虫疫情、农药使用强度等植保植检的基础性数据提供有力保障。
2、强化重大病虫监测预警。规范性做好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两迁害虫、细菌性条斑病等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工作,完善监测网点布局、增加监测力量,及时组织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专家会商,多渠道准确发布监测预警信息,确保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预测预报准确率90%以上,为基层群众科学防控提供可靠依据;密切关注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的迁入与新发害虫大豆点蜂缘蝽的发生动态,强化园艺作物和特粮特经作物病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提升重大病虫监测预警水平和能力。
3、提升智能化测报能力。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推进“互联网+监测”,强化与科研、教学、企业、推广等单位协作,加大自动化、智能化测报工具试验示范力度,及时升级换代一批技术成熟的新型智能测报工具和现代智能化植保装备,提高植保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降低监测工作强度,提高测报工作效率。按照“聚点成网、填平补齐、更新换代”的原则,加快我省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田间病虫疫情监测点项目建设,按时完成第一期8个部级标准化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场建设,逐步完善我省病虫综合监测网络,不断提升我省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装备水平和能力。
二、着力提升重大病虫防控能力
4、强化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突出粮食生产安全与科学防控,聚焦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关键环节,紧盯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两迁”害虫和细菌性条斑病等暴发性、流行性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健全应急防控指挥体系,完善应急防治预案,落实应急防治资金,提早准备防控物资。针对新发病虫,及时开展试验研究,制定防控技术方案,及时开展防控。充分依托茄果类蔬菜、果树病虫、瓜类检疫性病害等9个省级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协作平台,全面提升重大病虫疫情防控阻截能力。强化病虫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应急防控指挥调度机制,落实病虫灾情报告制度,确保突发病虫不大面积成灾。确保主要粮食作物和园艺作物病虫总体危害控制在5%以内和10%以内、重大植物疫情处置率100%。
5、全面提升统防统治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快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大力培育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大力推广精准高效施药技术,全面提升统防统治服务能力。加快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推广应用步伐,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积极开展植保无人机试验示范工作,不断完善无人机施药作业标准,积极筛选配套农药剂型,探索高效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农药施用效率和利用率,确保农药利用率达42%以上。每县(市、区)新增1个省级“五有五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在小麦、水稻病虫害重发区积极开展“统防统治百县”创建行动,引领带动全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9%以上。
6、强化病虫防控的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12316手机短信等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两迁”害虫、细菌性条斑病、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的宣传发动、舆论造势和气氛渲染,全面营造浓烈的防控氛围。及时召开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等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部署会议,强化工作部署和督查指导,防控关键时期层层组织下派服务指导组,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广泛动员农技人员深入病虫重发区和技术力量薄弱区,挂钩服务、分类指导,切实提高组织发动的广度深度和技术指导的精准水平,确保组织发动和服务指导工作不留空白。
三、高质量完成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7、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引领。按照“增点扩面、探索机制、集成创新”的总体思路,积极构建“省有示范区、市有示范方、县有示范片”的绿色防控示范建设新格局,高质量建设200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实现示范区建设主要农作物全覆盖、主要农业乡镇全覆盖。重点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化学防治替代的增产增效技术,强化与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园艺标准园区、出口农产品基地等建设融合,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强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服务指导和绩效评价,确保各地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提升示范带动效应。探索绿色防控示范县建设。
8、强化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紧紧围绕“绿色、高效、控害”目标,积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难点攻关,加大绿色防控单项技术的集成、组装,熟化优化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措施,集成推广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以农作物为主线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提升技术水平,完善技术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专项成果,分区域、分作物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成创新,建设一批绿色防控技术展示区,引领带动全省推广应用。
9、强化绿色防控产品宣传推介。围绕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目标,深入开展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规范性开展绿色防控产品征集筛选和推介工作,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2019年度筛选出的236个绿色防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升绿色防控产品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中的应用覆盖面, 加快传统农药替代速度和高效安全友好型农药使用进度,确保全省全年农药使用量较上年下降1%,力争生物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覆盖率30%以上,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79%以上。
四、深入开展“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
10、强化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指导。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宣传,规范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家庭农场、规模种植大户及广大农户安全施药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注意轮换用药,杜绝超范围、超剂量用药,严禁使用违禁农药,严格农药使用次数,遵守安全间隔期施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药对环境影响,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时制定科学用药方案,指导农民安全施药,避免药害事故和人畜中毒等事故发生。做好蚕桑地区、稻田综合种养区病虫防控指导,科学用药,避免农药污染、影响蚕桑和水产安全生产。
11、扎实开展科学用药技术培训。结合农药安全使用年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用药进万家” 百场万户专题培训行动,每个农业县(市、区)至少开展1场“科学用药进万家”培训活动,确保全年全省完成100场以上的农药科学使用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农药经营者的病虫诊断能力和农药使用者的科学用药水平,有效减少农药销售、使用过程中的“乱开方、乱指导、滥用药”现象,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12、推进农药统一配供与废弃物回收。因地制宜推进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工作,强化与供销部门的协作,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实现农药源头控制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包装物集中回收工作机制,推进废弃包装物有偿回收工作,强化与供销、环保等部门对接,及时落实废弃包装物集中统一处置,确保回收处置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推动乡村治理有效奠定基础。
五、强化植物疫情监管能力提升
13、强化植物检疫执法检查。针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重点作物种子种苗基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植物检疫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通过开展市县自查和全省联合交叉检查,重点强化对制种基地、种子销售单位等执法检查,严密监测种子种苗基地疫情发生动态,查处违规调运、销售种子种苗行为。推进种子种苗基地和繁育单位数据库建设,加强农业检疫、林业检疫、进出境检疫和种子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从源头上防范疫情传播风险。
14、加强重大疫情防控监管处置。重点强化细菌性条斑病、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瓜类果斑病等重大疫情调查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和通报制度。强化细菌性条斑病等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处置能力,有效遏制重大植物疫情传播蔓延,确保重大植物疫情处置率均达100%。适时开展与安徽、浙江接壤市县的稻水象甲、红火蚁等重大疫情巡查,提升重大病虫疫情阻截能力。规范引种检疫审批、产地检疫、调运检疫流程和服务内容,强化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电子证书发放、信息公开等服务,全面推行建立检疫证书二维码识别与信息追溯体系。
15、强化植保条例规章宣贯。加强《农药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江苏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细则》等法规制度的宣贯落实,有效提高病虫疫情监测处置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谋划南繁基地植物检疫检查和“送法进农户、送法进企业、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月等工作。全面落实植物检疫“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有效提升植物检疫依法行政水平。
六、夯实植保植检工作基础
16、强化监测预警队伍建设。根据《江苏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管理办法》“每10万亩作物配备不少于1名测报人员,县级植保机构测报人员不少于4名”的要求,全力加强植保植检体系和基层测报防治队伍建设,技术力量薄弱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补充测报队伍,确保病虫监测有人做、疫情处置有人干、防治指导有人管,提升履职能力。积极组建专家团队、防控协作组等形式,充分发挥专家指导,通过协同协作创新,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进重大病虫疫情科学治理和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17、强化农药减量绩效评价。加强农药使用强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绿色防控覆盖率、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等植保基础性数据的监测调度,科学开展统计调查和效果测算,规范数据采集、统计和报送程序,确保农药减量相关数据科学测算、准确统计和客观评价,为绩效评价提供准确依据。加强植保统计队伍建设,开展植保贡献率研究,提升植保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18、强化植保项目管理。强化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补助资金(农作物及草原病虫害防治)、省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等部省级植保项目组实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项目实施范围、实施主体,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推进。全面落实“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管理模式,切实做好项目的方案报备、中期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确保项目实施程序合规、运行高效、组织规范,充分发挥植保项目在工作创新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暂无信息